随着修复工作持续进行,高山古城的旧时模样次序展开。靖宁门全貌从杂乱的民居中现身,怀德桥厚朴端正的风采重回。东门瓮城与月城遗存发掘仍在进行中,镇城西辅之金汤坚城的气质已悄然散发。
(资料图片)
作为明代大同镇城西卫要冲,高山城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厚重。今天,我们一起来回到他的大明时光。
城之由来
高山城位于大同市区西,直线距离约26公里。从大同古城向西行,过五里店、小站,顺云冈旅游公路行至云冈区高山镇即到。
街道整洁安静,两侧屋舍建筑是上世纪80年代的特色。30多年前,这里因煤而兴,富庶繁华远近闻名,如今伴随产业结构调整,镇上居民或搬或迁,留下空置房屋与门前垂柳,在夏日的蓝天下,定格出诗画般的静谧。
寻着若有若无的人声来到高山镇的东面,眼前豁然开朗。一片空地上,几个中年匠人正在平整地面。身后,高山城瓮城南门整体呈现。去年此时,此门还被民居包裹,只有匾额出露。一年时间过去,瓮城全貌可见。
瓮城平面呈长方形,附于东门外侧,墙体夯土包砖,高大坚固。高山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,西北凹隐,东西各开一门。东瓮城外围还包筑月城,从发掘的条石基础判断,月城围裹瓮城东南两面。俯瞰高山城,规模与明代军堡接近,为何以城冠名?要知道,明代大同镇边防城堡体系中,有资格称城多为府、县、卫所在。翻阅《宣大山西三镇图说》知晓原由,“本城密迩镇城,属镇不属路,东与聚落为左右两翼,而仓厫积贮视左右诸卫等诚重之也。”
字面意思清楚,高山城与聚落城分护大同城,地理位置与军事作用无可替代。《图说》还记载,“本城天顺六年建置,嘉靖十四年改建今城,万历十年砖包,周四里三分,高连女墙四丈二尺,设守备官一员,并大同前卫中右所守备。止管火路墩一十六座,见在官军七百二十三员名,马骡二百四十一匹头。”对比书中记录的同类城堡兵力部署,发现高山城内驻军等同一线军堡,足以说明地位重要。
匾上乾坤
站在瓮城南门,近距离注视匾额,时光忽然间回转,已置身500年前人事往来间。
靖宁门,3字以双钩法题刻在黑色的玄武岩上,坚硬的石质经历岁月风霜的洗磨,居然无一丝损衰,反倒增加几许刚毅,出色地诠释大明边镇的气度。
匾上落款,有6位官员的姓名与职务,分别是宣大总督方逢时、大同巡抚郑洛、大同总兵郭琥,大同左卫兵备道佥事韩,大同副总兵麻贵,最后为高山城守备鲍崇德。有人说这块匾是研究明代大同镇武职官员体系的重要实物。这话没错,却未点睛真正价值。那一个个刻字清晰的名字背后,是大明边城的荣耀乾坤。
方逢时,明中叶名臣,历任户部主事、工部郎中、兵备副使等职。隆庆四年(1570)正月任大同巡抚,逢俺答汗孙子把汗那吉款塞,与总督王崇古一道共定大计,和议通贡,“九边生齿日繁,守备日固,田野日辟,商贾日通,边民始知有生之乐。”。麻贵,大同右卫人,万历年初任大同总兵,万历二十五年(1597)任备倭总兵,率大同边军援朝抗击日军,取得赫赫战功。
排名最后的鲍崇德系高山城守备,史书记载略简。他是隆庆和议的关键人物,凭借过人胆识和“双语”才能,鲍崇德承担明方和议使者的重任,直接与俺答汗对话,传达明政府的和议宗旨与条件,促成俺答汗心意回转,从此罢兵息武。彼时鲍的官职为百户,和议成功后,朝廷未忘记这位忠勇建勋的下级军官,升任高山城守备。
一方小小的门匾,蕴含着生动真实的家国故事,纵览长城万里,类似者不多。不由感慨古人勒石纪名的心意,石与文的碰撞,激荡出长久的共鸣
。
武州名刹
高山城西,十里河画出一道优美的孤线,东端连接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云冈石窟,西向通往左云县界。地理形态两山夹川,自古为中原北疆通往大漠草原的门户之地。据考,赵国北扩并代后,于此设塞,名武州。武州塞的故事与大汉崛起有关。汉武帝初年,为消除匈奴袭扰,汉军于马邑外的山谷设伏,匈奴大军过武州塞后发现旷野中散放牛羊无人看管,感受事有蹊跷,遂引兵还,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“马邑之围”,常见各类史书和影视文学作品。
站在高山城南的山坡上远眺,武州塞山河风光尽入眼底。平整的河川畔,国道公路上各类车辆穿梭往来。城对面,耸立一石山,山上古刹层叠,即焦山寺所在。焦山寺属窟寺结合的寺院,内有石窟,近考造像风格工艺与云冈石窟后期作品相似,故推断初建时间为北魏,后期屡多修葺,形成今日5层阶梯格局。
关于焦山寺的解说较多,有说焦山即北魏车轮山,道武帝拓跋珪曾祭祷于此;有说焦山为辽帝行宫;有说焦山之名与北宋名将焦赞有关,焦山为焦赞音转。众说纷纭,各显精彩。能确定的是,焦山寺的兴盛与高山城密切相关,寺院内留存的游人题记的时间刻度给出备注。有赖坚城屏障,百业得兴,沃野得耕,生民日繁,高山四隅物富文兴,常有墨客书生登临焦山寺发思古之情,古刹成为云中名胜,武州塞与高山城的风光人文被保留在纸上笔端,传世留存。
大道怀德
明末,高山城华丽转身,军事职能淡化,成为晋北商贸驿镇。
转变,同样缘自高山城所处位置,从大同城向西,经武周山,过高山城到左云(明代左卫城),抵右卫、杀虎口,系中国古代重要农牧交通孔道参合陉的关键地段,往来长城内外的必经之路。明初属大同贡道西段,蒙古部落定时进京朝贡,返程多由此回。明末,长城两侧汉蒙经济文化交流交往频繁,地处大同城西的高山城借地利,提供交通保障、餐饮住宿、货物中转等服务,旧日军户转行商贾,续写另一种人生精彩。
漫步古城内,昔日的繁华从岁月深处不经意间闪现。砖雕精美的房舍、宽敞平整的庭院、精致典雅的垂花门,诉说着曾经的实力。出西门,一座坚固的石质古桥进入视野。桥面,两行深深的车辙印触目憾心,那是商贾车队经年累月往返的见证。
桥通体石砌,石条筑基,砖砌涵洞,从券顶到桥面高约10米。桥上两侧立有石栏板,宽厚结实。见一老人倚靠着晒太阳,上前搭话。老人慈眉善目,闲聊间得知,涵洞卷顶嵌刻一手掌,最为稀奇。当地有传说,手掌是鲁班爷留下的。据说石桥最初由鲁班修筑。一天,八仙之一的张果老路过,向鲁班询问能否过桥,鲁班答曰可行,却不知仙人所骑驴的身上载有大山。重压之下桥身颤动,鲁班见状快步来到桥下,用手将桥托住,在桥洞顶部留下巨大的手印。
传说给古桥增添几份神秘,但明确身份还需考古实证。修护工程中出土的两块石碑给出线索,桥名怀德,清雍正年间已筑,推断初建于明末。怀德桥的主要功用是保障高山城向西大道的畅通,防备雨季积洪阻隔交通。清初,朝廷开放长城关口,允许旅蒙商人向口外转运货物,互通有无。高山城成为西口商道上重要的驿站与物资整备地。通过怀德桥,无数商贾心怀梦想走向远方。碑记中录有捐修怀德桥的商号,大盛魁赫然在列,凸显此桥对于清末晋商贸易的价值,难怪有学者将其誉为“大同万里茶道第一桥”。
来源:大同晚报
图片:大同云冈区政府网站
原标题:高山城的大明时光
标签: